農業高質高效、鄉村宜居宜業、農民富裕富足……放眼橫山大地,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。
今年以來,橫山區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緊密結合,圍繞“守底線、抓發展、促振興”工作主線,不斷健全機制,強化措施,狠抓落實,為脫貧群眾持續穩定增收注入新的源頭活水,在鄉村振興的征程上邁出了堅實有力的步伐。
因地制宜強產業
雖然到寒冬季節,但橫山區城關街道辦馬家梁村白絨山羊基地依舊一片火熱的場景,這個橫山區最早發展起來的羊產業基地,也是目前全區最大的羊產業基地,隨著鄉村振興工作的全面鋪開,羊產業發展呈現出新氣象。
該村養殖戶馬如義養了一輩子羊,曾因感到養羊枯燥的他也外出務工過,但仍覺得方方面面不如養羊,最后還是回到村里繼續養羊。從二三十只羊發展到如今的150多只,年收入30余萬元?!梆B了一輩子羊,我覺得經濟收入不錯,孩子們念書、嫁娶等都沒愁過,生活過得很滿足,明年還計劃進一步擴大規模,養上200多只羊?!瘪R如義說。
馬家梁村有三個大型養殖場,共有羊子近2萬只,羊養殖日趨標準化、規?;?、科學化。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8056元,其中80%的收入來自羊產業,彰顯著羊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堅強生命力?!跋乱徊?,我們還將全面啟動村集體有機肥加工廠、顆粒飼料加工廠、羊子線下交易市場,擴大白絨山羊育種基地,做大做強特色羊產業,讓鄉村活力更充沛,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堅實產業支撐?!睓M山區城關街道辦馬家梁村黨支部書記楊培軍說。
產業是鄉村振興的“源動力”,只有鄉村產業得到更好發展,村民才能實現富裕富足。截至目前,全區羊子飼養量271.2萬只,存欄135.98萬只,年產羊肉22318噸,生產羊絨羊毛1530噸,羊皮107.6萬張,羊產業實現產值14.60億元,同比增長8.01%。
該區緊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重點任務,整合2.1億元資金集中支持“羊子、小雜糧、山地蘋果、水稻”等特色主導產業,積極培育8家新型經營主體聯農帶農富農,下大功夫建設高標準農田3.47萬畝,實施高效旱作節水農業2萬畝……通過一系列舉措,不斷補齊產業發展技術、設施、營銷等方面短板,改善農業產業發展基礎,帶動農民群眾持續增收致富。
按照“一帶三區多點”的鄉村振興規劃布局,該區還整合各類資金1億元,集中打造馬家梁等20個鄉村振興示范村。通過黨建引領、特色產業發展、經營主體帶動、人居環境整治、社會治理、人才引進、文化賦能、集體經濟發展、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“十大提升行動”,實施區級領導包抓、月度督查通報、年度考核“三項舉措”,推動鄉村振興示范村實現“五大振興”目標。其間,涌現出高鎮馮家峁“村集體經濟合作社+農戶”、雙城王梁“龍頭企業+村集體經濟+園區+農戶”、雷龍灣沙峁“經營主體+村集體經濟+農戶”產業發展模式,為全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探索模式、試點示范、總結經驗。
文明鄉風日益濃
“這個舞節奏好,我們完了一起排……”“大家聽聽我的《三十里鋪》唱得咋樣?”在橫山區雷龍灣鎮沙峁村的微信群里,幾百名村民不時交流著自己的想法,他們都是橫山區文化館雷龍灣分館的文藝愛好者,為了日常交流方便,建了微信群。
自2021年文化館建成后,村民們的文化活動有了固定居所。農閑時節,他們經常聚在一起扭秧歌、唱歌、排小品……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旋律響徹沙峁全村。
目前,全村已建有文化分館1處,農家書屋1處,室外文化活動廣場8處,活動所需要的舞臺、服裝、樂器、道具等一應俱全。統籌考慮群眾基本文化和多樣化文化需求,文化館開展陜北說書、小戲小品、大秧歌、陜北道情、管弦樂打擊樂等多種藝術表演和培訓活動,書法和棋牌更是彌補了特殊群眾的特殊愛好,公共文化活動覆蓋全村、貫穿全年。
“文化館的建成,讓村民們能夠零距離、零門檻、隨時隨地加入到活動中來,不僅豐富了大家的業余生活,而且增強了凝聚力,形成了睦鄰友好的鄰里關系?!崩垶虫偽幕^負責人馬登鈞說。
為了進一步加強鄉風文明建設,該區緊緊抓住鄉村文化這一靈魂,大力弘揚時代主旋律和社會正能量,推進鄉村文化繁榮興盛,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。目前,全區23個鄉鎮(街道、農場)和254個村(社區、農場分場)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全部建成,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三級陣地建設實現全覆蓋,“群眾在哪里、文明實踐陣地就延伸到哪里,群眾需要什么、文明實踐陣地就提供什么”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。
公共文化設施是公共文化活動服務的載體。該區持續完善和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基礎設施,進一步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全面規范鎮村兩級文化標識,升級改造鎮村文化站、綜合文化服務中心。累計實施區鎮村體育健身工程206處,全民健身設施體系基本形成。
同時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,塑造良好鄉風民風,通過在各村(社區)開展“文明家庭”“好媳婦”“好婆婆”“十星級文明戶”等評選活動,樹立身邊的先進典型,讓廣大群眾真正成為活動的參與者,打造宜居宜業宜游的新農村。
防止返貧守底線
通過214支隊伍入戶宣講,2973名網格員面對面“連心送”,手機短信、電視廣播、報刊、書信等“點對點”宣傳,區鄉村振興局定期電話抽查通報等四項舉措,有效提升了農戶對防返貧監測工作的知曉度和認可度……
緊盯防返貧監測、幫扶、退出關鍵環節,該區不斷健全完善防返貧監測和幫扶工作,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。建立落實了區、鎮、村、網格員、幫扶責任人“五方”監測責任,形成了以基層干部自下而上摸排核實、行業部門自上而下監測預警反饋的雙向監測體系,符合條件的對象全部及時納入監測范圍。今年以來,全區共計新識別標注監測對象122戶404人,其中邊緣易致貧戶23戶71人,脫貧不穩定戶31戶112人,突發嚴重困難戶68戶221人。
按照“缺什么、補什么,需什么、幫什么”和“管用夠用”的原則,通過村級申報、鎮級審核、部門幫扶的程序,該區精準落實了產業到戶幫扶、公益性崗位安置、防返貧致貧專項基金再救助、兜底對象全力保障、防返貧保險全員覆蓋五項舉措,堅決筑牢防返貧的堅實堤壩。
今年以來,新標注的監測對象共計落實產業幫扶6戶,就業幫扶9戶,兜底保障84戶,危房改造3戶,健康幫扶60戶,教育幫扶32戶,基金救助14.5萬元。建立監測對象風險消除機制,嚴格落實了“村級綜合研判、鎮辦實地核查、區級抽查審批”的風險消除程序,堅決守牢易返貧致貧戶風險消除的最后一道屏障。
“今年以來,我們建立了‘雙周一通報、一月一調度、一季一點評、年終大考核’的鄉村振興工作推進機制,累計召開各類會議40多次,高位推進鞏固銜接各項工作,脫貧群眾的收入持續增加,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條件持續改善,鄉村治理水平有效提升?!眳^鄉村振興局黨組書記、局長鄭東山說,“下一步,我們還將繼續做實鞏固銜接各項工作,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,實現農業強、農村美、農民富的奮斗目標?!?/p>
主辦:榆林市橫山區人民政府 承辦:榆林市橫山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網站地圖
地址:榆林市橫山區政府大樓西906室 聯系電話:0912-761941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
網站標識碼 6108230003 陜公網安備 61082302100009號 陜ICP備08005900號 本網站支持IPV6訪問